#經濟報告

102兆美元:全球債務飆升之際,緊縮政策並未在新興國家引發系統性動盪

面對債務激增與財政整頓的壓力,緊縮政策正成為許多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常態。然而與普遍認知相反,這些措施並不總是引發抗議浪潮。本文將剖析這個複雜現實。

緊縮政策:全球應對債務危機的處方

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全球公共債務幾乎翻倍,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102兆美元。這一增長在新興經濟體尤為顯著——其債務增速是已開發國家的兩倍。隨著償債成本攀升,透過削減預算或增稅實施的緊縮政策正在形成浪潮。

Graphs Focus Austerity-TC.png

data for the graph in xls format

地域差異顯著的現實圖景

緊縮政策對社會穩定的影響有顯著地域差異,有時可能造成嚴重動盪。例如2019年厄瓜多取消燃油補貼引發全國癱瘓10天,最終迫使政府讓步;2024年肯亞增稅法案釀成騷亂,抗議者衝擊議會,魯托總統不得不撤回財政法案並與反對派對話。

但研究發現,緊縮措施並非必然觸發社會動盪。在非洲和中東低收入國家,財政調整計畫的實施往往伴隨抗議活動減少。

不平等與治理水準的關鍵作用

民眾對緊縮政策的接受度與不平等程度和製度信任度密切相關。在社會差異顯著、安全網薄弱的國家(如當前肯亞),緊張局勢更易爆發;反之當治理改善時,局勢可能趨於平穩——斯里蘭卡2022年經歷嚴重政治危機後,2024年新上任的反腐敗政府有效緩解了社會矛盾。

節流或增稅:選擇決定後果

緊縮政策的性質也影響社會反應。在超90%方案包含增稅的拉丁美洲地區,抗議往往即時爆發;而亞洲和歐洲新興國家政府通常優先削減公共支出,這類措施短期內引發的社會反彈相對較小。

 

立即下載完整報告(英文版)

 

Graphs Focus Austerity-TC.png